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服务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升本地质学专业(业余)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4-09   查看次数:1565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宝石学理论以及先进的科技手段,培养为社会服务,从事珠宝鉴定和营销,科学研究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二、办学形式、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为业余学习,学制为3年,总学分72分。

三、课程设置

1、 公共基础课4门(20学分)

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现代史纲要、数据库概论。

2、 专业基础课6门(30学分)

宝石学、材料学导论、宝石鉴定、钻石分级、贵金属及鉴别、宝石颜色及成因。

3、 专业课4门(12学分)

珠宝市场营销、古玉鉴赏、和田玉收藏与投资、翡翠收藏与投资。

4、 文化素质选修课(4学分)

5、 毕业论文 (6学分)

其中宝石学、材料学导论为学位考试专业课程。

6、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1) 宝石学

本课程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有关宝石学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了珠宝市场上常见的宝石特征与鉴别,并对宝石的颜色成因、合成宝石、宝石仿制与优化及珠宝贸易方面进行了阐述。针对宝石鉴定所需的仪器进行了论述及操作步骤的介绍。

《宝石学》是珠宝专业中翡翠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 材料学导论

本课程全面讲述材料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材料学的发展趋势,系统的介绍各类材料的定义、分类、基本性能及应用等,分别介绍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发展中的新材料-----功能材料,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材料有一定的了解,为今后从事非金属材料(宝石材料)的科研、生产、应用等奠定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

(3)贵金属及鉴别

    讲述贵金属材料的结晶学特征,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以及贵金属的资源及生产技术,贵金属材料的强化和热处理技术,贵金属及其合金的测试分析技术,贵金属的加工工艺及性能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首饰贵金属有了详细的了解,为以后贵金属首饰的鉴别、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4)钻石分级

本课程讲述了钻石的基本性质、矿山和开采、优化合成、加工以及鉴定分级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讲述了彩色钻石的分级、钻石的市场发展和钻石贸易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基本能对钻石进行净度、颜色分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四、教学环节

    本专业通过课堂讲授、课后作业与自学、实验、课间实习、课程考核、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培训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和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要求根据各自的特点、启发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课堂讲授

本专业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选派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教师任课。任课教师要熟悉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本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占的学时数,拟订教学    大纲,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教材。

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及本专业的资质优势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积极提倡互动式教学以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2、课后作业与自学

作业是推动学生自学、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任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布置作业,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为课间实习打好基础,作业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3、课程实验与实习

针对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注重实践鉴别的特点以及学生在职的特点,本课程要多注重课后实习与课间实习,一般上课两小时需课后实习一小时,每门课还需1-2次课间实习,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实习报告并评定成绩。

4、课程考核

考核包括到课率、课后作业、实习、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到60%。

5、网络教学

根据在职人员的工作特性和网络发达的时代特征,某些课程的部分内容放到网络上进行教学。

6、毕业实习与论文

毕业实习与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论文由有经验的校内外导师指导,毕业论文不合格者不不予毕业。

五、教学计划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