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适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事务策划、行政协调以及秘书、档案、人事管理等工作和管理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要求学生:
1、掌握政治学、 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 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包括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领导艺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5、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办学形式、学制和学分
本专业为业余学习,学制3年,总学分为74学分。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4门(共19学分)
英语、数据库应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专业基础课6门(共18学分)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管理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
3、专业课9门(共27学分)
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经济学、电子化政府、行政法学、公共政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心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
4、文化素质选修课(4个学分)
学生必须在给出的选课课程中任选修满4个学分的选修课方可毕业。
5、毕业论文(6学分)
其中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为学位考试专业课程。
6、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至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的演变,并讲述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国际地位。主要内容包括:二战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总体格局演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格局;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国际地位。
教材: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四川省教育厅编写,邓淑华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教育部社政司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李寿源、吕艳君、杨冕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同时又是该专业的学位课程。本课程所包括的内容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产生与发展;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体制、理论、原则和改革;行政领导;财务行政;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行政监督;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理论、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等。
本课程使用教材:《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管理学
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原理与方法,学会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组织中的管理问题,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管理理论打好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古典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和当代管理的新思潮;组织文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结构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激励理论、领导理论等。
本课程参考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四版。
(4)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生活与政治科学;政治生活系统;政治行为主体;政治权力配置;政治运行机制;政治发展过程等。
本课程参考教材;《宏观政治学》 严强等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5)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重要的统计指标的含义与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使用教材:《统计学原理》,吴可杰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讲授各种社会调查方法,包括人口普查、抽样调查、人口经常登记方法及典型调查和个案访谈调查等。介绍问卷设计、现场调查、调查组织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调查资料分析方法等。
本课程参考教材:《社会研究方法》,关信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四、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教学通过包括课堂讲授、课后作业与自学、社会实践、课程考核、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1.课堂讲授
本专业选派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每门课程均由相关教师组成授课小组,拟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
2.课后作业与自学
课后作业是推动学习自学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均有课后作业。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布置充分的课后作业,并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与点评。作业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3.社会实践
学生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参加实习,实习时间不少于10周。
4.课程考核
考核包括课后作业、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
5.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学生学完本专业全部课程后,在实习的基础上,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选题、讨论,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评价,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本科专业通过课程学习、论文写作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
五、教学计划进度表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