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服务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新闻学院专升本新闻学专业(业余)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4-09   查看次数:1370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需要的,具备新闻学方面科学知识和管理能力、掌握适应现代新闻传媒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要求能够:
1、掌握较为扎实的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
2、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从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新媒体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
二、办学形式、学制和学分
本专业为业余学习,学制为3年,总学分为72学分。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4门(共19学分)
英语、数据库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专业基础课5门(共16学分)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基础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伦理与新闻法规。
3、专业课9门(共30学分)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受众研究、中外新闻史、新媒体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名记者名作品研究、新闻心理学。
4、文化素质选修课4学分
任选4学分,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授课。
5、毕业论文(共6学分)
其中新闻学概论、媒介经营与管理为学位考试专业课程。
6、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1)新闻采访与写作
本课程是一门专门学习研究怎样采掘并获取新闻事实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历练学生的新闻敏感,提高学生采写新闻报道的实际动手能力应用科学。本课程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与把握客观事实,树立科学的新闻观,掌握并善于运用科学的采访方法。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地把握好新闻采访的普遍规律与适合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之关系,正确地处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之关系。为此,本课程要求学习者边学、边练、边思考,学中干、干中学,并善于总结和探索,重在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创造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新闻观,既具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又了解、熟悉中国的国情,有着较强的社会责任心;既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又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实战能力。注重理论讲授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本课程的考核将日常考评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的新闻写作实践能力。本课程主要教材为:《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闻编辑学
《新闻编辑学》课程是新闻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编辑学》以新闻编辑工作为逻辑起点(主要为报纸),以本科新闻学三年级的学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编辑工作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编辑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在新闻机构做编辑工作的实际技能。本课程主要为:《新闻编辑学新编》,邓利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系统掌握新闻编辑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训练,具备在新闻做编辑业务的各种实际技能,毕业后不论到什么新闻单位,都能基本从事新闻编辑的实际工作。
(3)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是新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系统讲授中外新闻事业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充分了解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新闻传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吸取新闻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素养。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中外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各个历史时期新闻传播发展的特点,了解有代表性的媒体、人物、作品、事件等,准确评价各历史时期新闻传播活动的成就,掌握新闻传播思想的发展和重要的历史经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本课程主要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媒介经营与管理
媒介经营管理是面向成人教育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媒介产业体制问题、媒介产业化发展现状、媒介战略管理、媒介集团化问题、媒介资本运作、媒介营销管理、媒介产业价值链、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等专题。每个专题都由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解析和传媒实务研究两个方面构成,要求学生基于相关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对现实的传媒管理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课程要求学生提交一个专题思考作为平时作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提高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使学生对当代媒介的宏观体制、产业结构现状、媒介微观运营等各个层面有一个全面的、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管理学概念、理论、方法来解决媒介管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材:《媒介管理学》,郑丽勇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环节
本专业通过课堂讲授、课后作业与自学、社会实践、课程考核、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均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启发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发扬刻苦好学和钻研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课堂讲授
本专业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选派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任课教师要熟悉专业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本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达到教学相长的要求。课堂讲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总结所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复习。
2、课后作业与自学
作业是推动学生自学、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本专业教学计划所列课程均设置有课后作业。任课教师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布置适量作业。学生在充分消化讲授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任课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并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
3、社会实践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不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凸现实践性,同时设置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把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更好的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的进行。
4、课程考核
考核包括课后作业、测验、考试。考核在总体要求上应与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同类课程的考核水平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5、毕业论文
专升本业余本科生应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后方能毕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要面向社会实际并切实可行,论文由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课题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五、教学计划进度表
新闻学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